close
敦煌舞蹈教學研究 供稿:賀燕雲

在敦煌舞蹈“復活“以前,舞蹈界對中國古典舞蹈的認識一直僅限於戲曲中提煉出來的舞蹈,20世紀50年代初歐陽予倩先生首先提出中國古典舞的概念,他提出“中國歷史上的舞蹈是斷代的---有資料,但是沒有形象;有形式,但沒有動作”,由於“中國獨立的舞蹈形式慢慢消失,為了表現感情,表現人物或者故事,大量的動作就匯總到戲曲當中了。所以說我們今天要創建一個中國古典舞,必須以戲曲作為我們的一個基礎”“如果不承認戲曲舞蹈是古典舞,那麼就必須承認中國沒有古典舞”⑻自此,北京舞蹈學院的李正一、唐滿城等老師篳路藍縷,為從戲曲中把舞蹈剝離、發展成為具有獨立舞蹈形式的古典舞表演和訓練體系,花費了畢生心血,在舞蹈學院形成了中國古典舞蹈學科,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古典舞表演藝術家。



20世紀70年代後期由於敦煌舞蹈的出現,引起舞蹈學界對古典舞蹈的認識發生變化,認為中國古典舞的存在與發展應該是多元和多樣的,敦煌舞蹈和戲曲舞蹈同樣是古典舞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舞蹈學科建設,理應把當代舞蹈藝術實踐中已經證明成功的敦煌舞蹈成果,納入到教學範疇,以吸納和拓展中國古典舞的內容,更好地傳承發展中華舞蹈傳統。筆者在舞蹈學院畢業留校任教後,開始對這個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思考和積累也逐步深入。我經過準備,從2000年起開始在北京舞蹈學院古典舞系和東方舞系對本科和研究生開設敦煌舞蹈訓練和表演課,對“本科生的選修課重在瞭解舞種風格;古典舞系必修課重在掌握敦煌舞蹈的形、神、勁、律;研究生的公選課重在體驗並由此深入到對敦煌舞蹈文化內涵的關注和探討”。對這門課程立意,我設置為是一門具有突出風格性的表演課,課程完全以自己參與敦煌舞蹈編創和長期表演的實踐為基礎,獨立設計與編排內容,精心提煉和編創訓練與表演程式,突出對敦煌舞典型舞姿和特殊韻律的把握,有意地刪繁就簡,避免孤立、呆板地擺姿勢的教學方法。我充分借鑒芭蕾和中國古典舞教學可取的方法,兼用多種行之有效的(包括使用把杆,訓練敦煌舞重心的傾斜控制)教學形式,使學生在學習敦煌舞蹈的過程中,隨時體悟到身心統一、內在控制與動作協調的感受,抓住要領,形成表演的綜合能力。“本科生的選修課重在瞭解舞種風格;古典舞系必修課重在掌握敦煌舞蹈的形、神、勁、律;研究生的公選課重在體驗並由此深入到對敦煌舞蹈文化內涵的關注和探討”教學實踐證明,敦煌舞的風格受到學生的熱愛,一致反映敦煌舞蹈是一種不能不學的新穎的中國古典舞蹈,具有獨特的舞蹈美學價值。有的學生由於喜歡我的敦煌舞課,從本科開始到研究生,分別上過選修課、必修課和研究生課程,最終把敦煌舞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
在歷時7年的教學中,筆者獨立編著了敦煌舞蹈教材---《敦煌舞訓練及表演教程》。教材的體例也是新穎和獨創的,每一部分訓練都分為三個互為關聯的部分:意境基調、順序範式、韻律解析。這樣做便於學舞者從整體感覺和綜合能力上把握敦煌舞蹈的風格特色,同時加深敦煌舞蹈文化背景的理解。
下邊摘選《敦煌舞訓練及表演教程》的第二章的一小節,以介紹這部教程的特色:
第二章 表演性舞姿訓練部分
(一)原地舞姿組合
基調意境:
輕盈舒緩的“軟舞”,舞者宛如飄動於一朵聖潔的白蓮花上,音樂悠揚空靈,仿佛暮鼓晨鐘裡一滴晶瑩剔透的露珠,那樣的超凡脫俗、清新靜謐,以柔美的舞姿和富於變幻的S形曲線演繹著無窮的神秘。舞蹈的每一次呼吸和每一個回身,都講究一種柔和含蓄的韻味和內涵;身體的一屏一息和張弛收放傳遞給指尖末梢,神態和舞姿細膩而柔美,滲透著一種溫柔神聖、不染塵世的高雅。一系列的動作組合勝似天宮裡千嬌百媚的仙女翩翩起舞,嫻雅飄逸,意韻連綿不絕。
順序範式:
準備:輕跳起法兒,順勢旋轉一周,身體重心盤旋而落,轉回一點後跪坐,擺好地面造型準備(參看敦煌莫高窟元465窟舞人)。
1、由地面造型起身到半蹲時,原地仰天轉到正面,雙手在體側一正一反。
(“出水芙蓉,亭亭玉立”,起身時似乎頭頂有一種力量將身體慢慢拎起,身 體的旋轉要由目光引領。)
2、側轉身擰上手轉下手,出胯造型(參看莫高窟初唐205窟、晚唐85窟經變伎樂菩薩)。
3、一手掏手向後,並出同側胯半蹲,另一手不動。
4、雙手同時掏手,分別變正反蘭花指斜方向,動力腿點地、半蹲出胯(參看中唐158窟南壁經變舞伎)。
5、雙手作S形動律左右“8”字,立半腳尖,雙提手變半蹲動力腿點地出胯,雙手變一上一旁造型(參看晚唐156窟、晚唐232窟、晚唐468窟經變伎樂菩薩)。
(注意踏步和出胯點地與上身三道彎的配合,在流動變幻中體現瞬間靜態舞姿的造型美)
6、一手推掌內翻收提,另一手位於頭上方不動,動力腳貼主力腿上形成造型(參看初唐335窟南壁經變伎樂菩薩)。
(整個動作開始由手肘帶動,像滾珠一般將整個身體的重心向外帶出,再由身體的另一側肋帶著拉回,身體要像波浪一般柔韌,變換不同平面和方向的S形。這一動作的形成與走向也是運用了手肘在垂直面上縱向S形和橫向∽形的運動形成的,是敦煌舞蹈從靜止到流動的典型動作之一)
7、雙掏手,一手蘭花一手反蘭花,一腿出前勾腳端腿(參看盛唐126窟、晚唐12窟經變伎樂菩薩),動力腿落原地自轉一周,頭仰天,手造型不變。
8、左右S動律,手上下隨動變貼耳貼胸,雙腿半蹲旁點地(參看晚唐144窟、晚唐156窟經變伎樂菩薩)。
9、穿抽手變反蘭花指,勾腳端腿出前(參看晚唐156窟經變舞伎),反面同樣。
(“婆娑起舞,舞動天地”,身體的膝、胯、腰、肩、臂、頭、手自下而上節節傳導,呈S形曲線起舞,時而奔放,時而矜持,欲起還落,欲說還休,用手臂的“撩”帶動身體的“擺”,形成連綿不絕的曲線,體現生生不息、無窮無盡的生命)
10、單手由上往下端落,含胸再掏手,動力腿由前經一位擦過變後小勾抬腿,手做上、下蘭花指造型(參看初唐205窟北壁西方淨土變舞伎)。
11、手腕向內小轉,隨出胯後呈三指立造型,抬腿跨變繃腳盤腿半蹲造型(參看初唐334窟伎樂菩薩)。
12、雙托手打開出胯的同時擰轉雙手在胯兩邊外轉小圈,收手式停在半蹲點地、雙手蘭花指對腕上下直立造型。
13、雙手向兩邊打開,同時動力腿旁90度打開向內自轉,雙手經腋下掏出到三位合十,半蹲前點地S形(參看隋299窟天宮伎樂)。
(“止於半月,虔誠凝思”,動作幅度逐漸縮小,情感由外放逐漸轉向內收,凝神屏息,身體側傾構成半月形,舞姿雖已靜止,但氣韻依然不斷流動,所謂“官知止而神欲行”)



韻律分析:
完成這個組合,需要把握好“動”與“靜”之間的關係,注意足、膝、胯、腰、肋、肩、頸、頭、指之間的主動隨動與協調配合以及視線的收放、重心的流動傳導,掌握靜態舞姿頸、腰、胯形成S形三道彎的形態特徵,體會其中的回環無窮、曲意流韻之美。敦煌舞蹈作為一派新穎的中國古典舞種,其可貴之處是“突破了舞蹈語言和章法的陳規而有所創新”。舞蹈時肢體的運行變化、各部位間的連接流暢自然,不同舞姿間連接時運行線路的婉約綿延、行雲流水,動作節奏徐而不疾,張弛有度,身體在不斷的曲擰中又有縱深的張力,具有一種長線條的蜿蜒美感。另外,還要注意綢子與身體之間的關係,綢子的舞動要與舞者的身體動作融為一體,成為有限肢體表現力的放大和延伸,並成為舞蹈意境的重要體現。舞蹈時要充分利用綢子的悠然輕盈之美,把握好綢子“輕揚”、“巧繞”、“緩落”的力量控制,既要“以身帶綢”,又要“以綢傳神”。通過這一組合,舞者應當嫺熟掌握敦煌舞蹈的典型舞姿以及用綢方法,並從外在形態逐漸潛入到對敦煌舞內韻的體悟中去。

敦煌舞課程突出風格與表演的訓練,集中反映了表演實踐的深度提煉,充分體現了敦煌舞基本動作和韻律的統一,兼用多種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形式,形成了新穎獨特的教學理念與體系,具備廣泛的適應性,拓展出廣闊的教學空間。

( 節選自《藝術評論》2008年5月)

http://bda.cuepa.cn/show_more.php?tkey=敦煌舞蹈教學&bkey=&doc_id=7891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活力女王KellyP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